西洋参须

点击数:621

产品名称:西洋参须
植物拉丁名:Panax quiquefolium L.

申请样品

产品描述

【产品名称】:西洋参须

【产地】:吉林

【来源】:Panax quiquefolium L.



西洋参(学名:Panax quiquefolium L.)是五加科、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为肉质,其形状有椭圆形和纺锤形,外皮表面呈浅黄色,较细致光滑,生长茂盛,断面的纹理具有菊花状;茎为直立圆柱形,光滑无毛,绿色或暗紫绿色,茎的高矮随参龄不同而不一样;叶一般为由5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,小叶片为倒卵形或卵形,叶较薄,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,一般一年生西洋参植株只有1枚3片小叶的复叶,二年生的有1枚或2枚对生的5片小叶的复叶,3-5年生的有3-5枚轮生5片小叶的复叶;花从茎顶中心抽出花薹,由许多小花组成伞形花序;浆果形状为扁圆形,呈对状分布,成熟后的颜色为鲜红;花期、果实成熟期分别为7月、9月。西洋参原产北美,自然分布于北纬30-48°,西经67-95°的美洲森林中,即加拿大的东南部和美国的东部,包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、美国的纽约州和密苏里州等地。喜土质疏松、土层深厚肥沃、富含腐殖质,透气、透水及保肥保水性能好,有良好的团粒结构的壤土、砂质壤土或森林棕壤;喜斜射光、散射光,忌强光;生长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(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)。

西洋参是一种“清凉”参,其味苦、微甘,性凉,具有滋阴补气、生津止渴、除烦躁、清虚火、扶正气、抗疲劳的功效,西洋参中含有一种叫人参皂苷的成分,具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。


西洋参是在人参(Panax ginseng C. A. Meyer)的启示下发现的。1714年,法国牧师雅图斯在中国以《关于鞑靼植物人参》为题,叙述了中国人参的外部形态和用途,并附有原植物图,发表在英国皇家协会会刊上。这个刊物被居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法国牧师法郎士·拉费脱(Lafitau)得到,他根据文献的描述和人参的形态图,估计加拿大森林中肯定会有这种植物,于是通过当地的印地安人,经过两年的连续寻找,终于171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森林中找到了与人参外部形态相似的植物,即西洋参。初期的西洋参(西洋人参)商品是通过法国或英国的殖民地转运到东亚,而后销售给中国。清代儒医汪昂著《补图本草备要》(1694年,清康熙33年)中首次将西洋参收载入医药文献,在该书条目下写有“出大西洋法兰西-名法兰参”。清代医学家赵学敏著《本草纲目拾遗》(1765年,乾隆30年)对所收载西洋参的论述与《补图本草备要》基本相同,此说法还被后来的一些本草书籍相沿讹传,西洋参的名字亦由此得来。由于西洋参原为进口药材,为区别于加拿大所产,将产于美国的西洋参以星条旗命名为花旗参。1757年12月20日,乾隆诏谕,关闭江、浙、闽关,广州成为中西方贸易的唯一开放口岸。此格局延续凡85年,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的五口通商。在广州独口贸易期间,西洋参成为重要交易货品,又有广东人参之称。



须根:着生在支根上的一些细毛根。在须根上也常着生一些小瘤状物,中国东北参农称其为“珍珠疙瘩”。不定根:也叫做“参丁”。在每株西洋参的根系中,它的数量不一,一般为2-3条,也有4-5条的,还有不生不定根的。不定根常着生在主根和芦头之间。如果主根得病腐烂,不定根就会很快生长和发育,形成与主根大小相似的纺锤形根,代替主根。


欢迎咨询(公司的产品正在不断更新中,我们将马上联系您并及时添加更多的产品)